近年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在政策利好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稳步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加剧、结构分化明显,对行业运行监测与趋势研判提出更高要求。 为深入掌握体育用品业发展动态,提升数据支持能力和决策参考价值,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启动季度性运营监测项目,围绕企业景气指数、海关进出口、政府采购和线上销售等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本报告为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的阶段性总结,旨在为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及相关企业提供及时、权威的数据支撑与趋势参考。 7月14日,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总的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顶压前行,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成绩实属不易。 具体看体育用品行业,2025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面临多重障碍,一方面,关税壁垒与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美国关税政策滥用对我国出口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重构与订单转移也在改变着全球贸易结构。在复杂的环境下,我国体育用品出口整体保持稳定,表现出很强的经济韧性。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 联合会 )长期关注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外贸情况,定期统计出口数据、制作行业报告,旨在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外贸业务决策提供参考。今年,联合会特别推出 体育用品出口监测报告 系列栏目,以季度为时间节点,分析体育用品外贸及出口形势,为相关企业提供思考与帮助。 01 稳健显韧性,上半年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达149.01亿美元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今年1-6月份,我国实现体育用品进出口总值155.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出口149.01亿美元,进口6.79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1.56%、-5.91%。 出口方面,一季度体育用品出口实现开门红,出口74.64亿美元,同比增长4.04%;进入二季度,尽管受到关税冲击,体育用品出口仍然达到74.38亿美元,同比微幅下跌0.81%,总体保持稳定。 在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体育用品出口顶住多重压力,运行稳健,充分显示出我国体育用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02 健身器材亮眼,欧洲市场发力 2025年上半年,体育用品主要品类出口涨跌互现。 健身器材和跑步机成为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分别实现出口27.80亿美元、6.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63%、12.75%。运动服、运动鞋、人造草则出现较大程度下跌,跌幅均超过10%;轮滑滑板出口也出现1.86%的下滑。
在2024年体育用品出口额排在前十位的国家中,今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44.6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8%。对英国、德国、荷兰、加拿大出口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出口额分别为6.27亿美元、6.22亿美元、4.77亿美元、5.00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16%、21.28%、9.07%、18.45%;对日本、韩国出口保持相对稳定,分别微幅下滑0.11%、2.5%;对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出口出现大幅度下降。 美国作为我国体育用品出口最大市场,今年上半年占据出口份额的29.96%,较2024年度31.44%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其规模仍然超过其他九国的总和。 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出口市场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对美国出口规模有所下降,对西欧主要市场如英、德、荷兰出口大幅度提升,东亚日、韩市场稳中略有下滑,而东南亚市场剧烈震荡,对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主要国家出口出现大幅度下滑,分别达到24.70%、9.76%、30.13%。
年初美国的关税政策特别是4月份美国发起的 对等关税 贸易战,严重冲击了对美出口,对美出口额从一季度的增长9.62%到二季度下滑15.60%,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预期,显示出我国体育用品有着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从出口数据可以看出,进入本年度,对西欧主要市场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出口力度明显加大,出口规模大幅度增长,二季度增长幅度进一步提升,说明体育用品出口企业更加重视欧洲市场,通过调整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对冲美国市场风险。
03 顶住压力显韧性,优化结构破困局 上半年跌宕起伏的出口环境对体育用品企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一、二季度出口超预期的稳定表现说明体育用品出口经受住了这次剧烈冲击,也再次证明了我国体育用品的国际竞争力。 上半年体育用品出口实现1.56%的增幅,明显低于我国货物贸易出口7.2%的增长速度,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市场份额过高,对美国出口减少拉低了出口增速,但对欧洲市场出口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足。 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长期问题,欧盟、东盟以及其他地区受市场规模限制短期都难以形成有效替代,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在相当长的时期仍是体育用品出口最重要的风险点。 如何合理调整供应链结构、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是摆在体育用品企业面前的艰巨任务。-开元ky888